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南宁分校党委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各级党组织按照“1349”工作思路,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更好地展现南宁分校各级党组织取得的优秀成果,特推出【党建•一融双高】专栏,引导全体党员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创先争优,为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贡献力量。
一、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推动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确保党的教育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高校有效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提出,要“坚持高校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深度融合”,为推进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做法
冶金与资源工程学院党委强化党建引领,探索构建党建+社会服务三聚焦三服务促发展工作体系,即:聚焦“科教融合”,开展“科技服务”;聚焦“产教融合”,开展“人才服务”;聚焦“学创融合”,开展“社会实践”。坚持党建与业务“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的“五同”工作模式,培育形成“一支部一特色”品牌载体,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强化理论武装,打造“科学研究”特色支部
以教工党员为主体的第一党支部,聚焦“科教融合”,开展“科技服务”。组建校级科研团队,主动对接地方企事业发展,以“冶金化工”为特色,以“固体废物资源循环”为重点,兼顾水、气资源等相关领域,形成资源循环行业科学研究、技术改进,加强有组织的科研活动。
(二)强化作风建设,打造“优良学风”特色支部
以辅导员党员为主体的第二党支部,聚焦“产教融合”,开展“人才服务”,建立一支作风优良、服务高效的辅导员党员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搭建师生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的平台,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三)强化学思践悟,打造“社会服务”特色支部
以学生党员为主体的第三党支部,聚焦“学创融合”,开展“社会实践”,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开展三下乡、校地支部共建、乡村振兴等活动,提升师生创新创业和社会服务能力水平。
三、成效
(一)模范先行立标杆
近两年,学院与广西南国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申报广西科技计划项目4项,获崇左市科技项目立项3项,获横向项目3项,横、纵项目累计到位经费近400多万元。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 EI、核心期刊9篇。
(二)校企合作共发展
借助产教融合基地平台,选派6名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加顶岗实践,为企业445名员工完成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和认定,为崇左市企事业单位输送130多名毕业生,提升了师生在企事业单位科技立项、技术改进、经营生产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专心育才增实效
近两年,学生团队获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级奖励8项,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区级银奖1项、铜奖2项,第七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区级金奖1项、银奖1项;开展校外社会实践获中青网、大学网等媒体宣传报道13次;1支社会实践团队获批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立项,1支志愿服务团队获2022年自治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
四、展望
坚持党建引领+社会服务,锚定学院在产教融合、重大科研立项、毕业生就业、创新创业等重点工作业务目标,培育形成以“科学研究”“优良学风”“社会服务”为特色的“一支部一特色”的品牌支部,将优化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实践成效与党组织设置、党员教育管理等同频共振,不断促进党建与业务在社会服务各领域、各方面深度融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一)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完善党员发展、组织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作机制,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加强党建工作创新
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路径、新方法,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及时总结和推广党建引领社会服务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发展。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
学生在第七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获广西区金奖
学生在崇左市龙州县进行科学文化普及社会实践活动
(一审:余远江;二审:刘晓艳;三审:韦国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