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奋进新时代,砥砺奋斗新征程
——2024年南宁分校共青团工作风采
2024年,南宁分校共青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分校党政中心工作,围绕“六青工程”,夯实5个基础,扎实推进20项举措的工作思路,以思想建设为引领、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素质教育为依托、以团学活动为载体,秉承着“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共青团对广大青年的服务和引领作用,为分校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一、“青强基” 自身基础工程:夯基固本,育团之元。
分校团委始终把团员青年思想引领与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借助“一官一微”等载体,联动“线上+线下”育人阵地,抓好“团”“学”两支队伍建设,通过理论宣讲+实践研学+竞赛赋能的方式,多渠道、多平台、多举措,让基层团组织真正活起来。在“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和“智慧团建”系统工作上,其完备率均达到90%以上;在“学社衔接”工作上,团员转接率达98%以上;全年完成团员发展:267人,推优入党:1078人;当前分校团员:7294人、团支部数:378个、团青比:47%。


二、“青领航” 思想引领工程:举旗定向,铸魂之光。
根据上级团组织要求,分校团委严格执行班团一体化建设制度,科学优化团组织结构,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科学高效”、“严谨规范”的团组织体系。加强对学生组织的指导和管理,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训班,参与人数达500余人次,累计开展培训课程60余次。让理论学习真正进课堂、强思想、化力量、成行动。全年高质量地完成团中央发布的系列专题团课、主题团会内容,累计举办378场次线上线下的思想引领类课程和活动,参与团员累计7000余人次,发布了130多篇新闻。


三、“青榜样” 标杆示范工程:树标立杆,榜样之辉。
一年来,我们合力推进“团学”两支队伍建设。积极发挥榜样带头作用,激发青年进步,提供行为示范,突出教育引领示范,选树模范典型,涌现出一批优秀团学骨干:其中3名学子荣获2023—2024年度全国大学生“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1名学子荣登2024年度“出彩桂工•年度致敬”人物;6支团队荣获“双创”三大赛事国奖。

四、“青文化” 内涵建设工程:深耕厚植,文化之韵。
本年度,我们积极培育了一批内涵化、品牌化的项目,让文化活动转化为具有可视性成果的作品,在“三月三民族团结嘉年华”、“出彩桂工·年度致敬”晚会、“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迎新生晚会”等主要活动中,获得人民网报道1次、学习强国报道1次,累计带动师生参与或观看6万余人次。此外,结合“第二课堂成绩单”,围绕思想成长、实践实习、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技能特长和文艺体育等6个维度全年累计发放13万多个学分,引领青年学生高质量、全方位发展。


五、“青实践” 历练成长工程:躬行践履,担当之责。
结合“十大育人工程”体系,我们突出实践育人功能,在完善实践课程上拓宽育人途径、在打造实践平台时提升育人实效、在创建实践品牌中凝练育人特色。依托“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载体,以项目化管理模式,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培养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本领,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本年度向“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岗推送了7名优秀毕业生;“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和“三下乡”社会实践中,组建了8支团队深入崇左市各县开展系列主题实践,同时获得中国网、人民网、广西新闻网的报道。

六、“青科创” 赛训相长工程:研精覃思,科技之翼。
以赛代训,赛训相长。我们注重对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家精神培养。以创新创业“三大赛事”为抓手,充分发挥组织、凝聚、引领青年作用,持续调动青年学生创新积极性,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一体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育人体系。一年来,荣获国奖6项、区金4项,分别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赛事中荣获国铜3项、区金3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国铜2项、区金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中荣获国家级三等奖1项。




共青团桂林理工大学
南宁分校委员会
2024年12月24日
(一审:于洋;二审:谢欢;三审:梁喻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