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2月28日上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室在8409教室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黄昭彦教授主持。
此次集体备课会围绕课程“导论”与“第一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教学需要,旨在帮助教师准确把握课程定位、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内容,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黄昭彦教授在开场发言中强调,集体备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有效途径。他指出,导论部分是课程的“开门钥匙”,第一章则是学生接触课程内容的起点,这两部分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整体认知和学习兴趣。因此,此次备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备课会上,刘超老师围绕“导论”部分,从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他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针对“第一章”内容,深入剖析了章节的逻辑结构、核心观点和重难点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他强调,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
在讨论环节,与会教师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大家围绕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案例的选取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众多老师分享了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课堂互动性的经验,提出了将时事热点融入课堂教学的建议等。通过交流,教师们不仅拓宽了教学思路,还就一些共性问题和难点达成了共识。此次集体备课会得到了与会教师的高度评价。大家纷纷表示,备课会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为实际教学提供了有力指导。
此次集体备课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新学期思政课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教研室将继续以集体备课为抓手,推动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备课会现场
(一审:黄丽莎;二审:王淇淇;三审:黄昭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