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桂工 > 正文

【广西新闻网】驻村工作队员陈回归:沉在乡村 干在一线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罗勇、秦敏 编辑:秦敏 审核:梁勤 发布时间:2023-05-30 浏览次数:

【广西新闻网】链接: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230529/newgx6474a8f2-21171899.shtml

广西新闻网崇左5月29日讯(通讯员 罗勇 秦敏)2021年4月19日-2023年5月18日,陈回归受桂林理工大学党委委派前往桂林市灌阳县黄关镇东阳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已有两年时光。两年来,他饱含“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做用心用情的“贴心人”,跑好乡村振兴第一棒。

为了尽快投入到工作中,陈回归发扬高校老师严谨仔细的工作作风,一到驻地就开始了入户走访和调查研究工作,与驻村工作队一起走家串户,与脱贫户、村民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和真实想法。在脱贫户家里、田间地头……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夜间,他挑灯夜战,积极学习上级有关文件、惠民政策,整理相关档案台账,与村干部研究讨论。经过3个月的深入调查,他走访了全村脱贫户及监测户共328户1235人,基本掌握了村情民意,为脱贫后各项政策的落实和村“两委”决策提高了依据。  

“还有那么多脱贫户工作要做,不能因为我一个人影响了全村乡村振兴工作,坚持一下就过去啦”。2021年年底,连续40多天没有离开村里的他终于休假回到家中,可一通电话让他陷入沉思,镇里突然下发新的工作任务,需要他回去协助。思考再三,他和家人吃了一顿晚饭后,第二天便踏上了返回了工作岗位的路上。因为距离远、耗时长,他往往早上5点就要起来搭车,到中午才能到岗就位。

作为一名青年共产党员,陈回归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把工作中的困难当做作组织对他的考验,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无论是产业奖补时在田间、山林中拍照,还是劳动力调查时一次次重复同样的问题,或是返贫动态监测、疫情防控、森林防火、奖补政策申报时熬夜加班,都是他努力适应、积极融入的缩影。仅仅去年,他帮助900多人次申报交通、产业、稳岗等各类补贴150多万元。

陈回归在宣传森林防火令。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供图

做聚焦乡村发展的“领路人”

群众的期盼就是乡村振兴的工作方向,为了让东阳村真正的走上致富路、振兴路,陈回归同第一书记团结带领村干部做调研、讨论。在实地考察后,最终确定并争取到了黄关面条加工项目。他马不停蹄地撰写面条厂项目申请书、参加项目答辩、为项目奠基仪式熬夜赶材料,争取到了桂林理工大学的第一笔项目资金。此外,他利用周末时间考察包装及面粉原料供应商、办理食品条形码、学习税务发票业务……在申报832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无果后,他又转手开始扶贫产品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等工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黄关面条加工项目慢慢走上了正轨。

去年以来,陈回归同第一书记、村两委共计争取了350余万元项目资金,对村内各项便民设施及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其中,投资180万元建设的黄关面条加工厂仅建筑面积就有1200平方米,加工厂生产的产品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并多次售往桂林理工大学各学院及当地政府单位,成为了东阳村村集体经济增收增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陈回归在桂林市电商直播展销活动展示黄关面条。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供图

做乡村振兴的“内行人”

“驻村干部要常怀“本地人心态”,只有撸起袖子、扑下身子、多想法子,才能办实事解民忧。”陈回归每次做劳动力调查时,总会听到村民们说没有技术不好找工作。于是,免费技能培训办了起来,两年来为900多人次传授了种养殖、瓷砖铺贴、电商直播等技术。同时,一到夏天,他在东阳村小学传递爱心,探望留守儿童也是每年必打卡的活动之一。去年,东阳村创建成了桂林市清廉乡村和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

图为为村民开展室内瓷砖铺贴培训班。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供图

两年时光,陈回归怀揣酷热的心,脚踩厚重的土,发着别样的光。如今,东阳村的乡村振兴也逐渐迈上正轨,面对这番景象,他无比的自豪与开心。回到学校岗位,他将继续发挥驻村工作中的优良品质,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求突破,努力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