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桂工 > 正文

【广西共青团】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开展“数字时代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实践活动

来源:广西共青团 作者:胡宇 编辑:李艳芬 审核:张凯 发布时间:2025-04-24 浏览次数:

广西共青团链接:http://www.gxgqt.org.cn/php/article.php?act=preview&articleid=63389&MAKE_KEY=06f97ed1bccfdf6799ef364ca1f858ab

4月23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组织150余名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赴广西扶绥百合社区、中国移动扶绥分公司开展“数字时代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实践活动。此次活动采用“理论 + 实践”的创新模式,将民族团结教育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探索新时代高校社会实践新路径。

理论筑基:沉浸式学习强化共同体意识

在百合社区,学生党员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大行动”专题学习,深入了解百合社区治理实践。社区主任以“社区故事”为主线,结合“全国基层理论宣讲示范点”百合书屋的文化建设案例,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实践逻辑;同时扶绥公安局民警以真实诈骗案例为教材,将反诈宣传与民族政策教育有机融合,培养青年党员的法治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undefined

数字赋能:科技助力民族团结创新实践

在中国移动扶绥分公司,学生深入数据机房、5G基站,通过辐射检测仪实测通信安全,直观感受“数字新基建”对边疆发展的支撑作用;在专业工程师指导下,学生完成网线水晶头制作、光纤熔接、无人机勘察等操作,掌握CRM系统电话卡制作全流程,培养数字技能;同时笔架山爱心协会会长分享壮族地区通信网络覆盖案例,解析“一根网线连通山里山外”的民族团结故事,通过案例解析,看到了数字技术如何打破地域限制,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undefined

创新路径:“两个结合”实现多维提升

此次活动构建“两个结合”创新路径,在教育维度上,将民族团结教育与数字素养培育相融合,使学生在提升政治认同的同时,增强技术能力;在实施路径上,创新采用“校地协同 + 产教融合”模式,通过社区治理案例教学和企业技术实操平台,实现了“课堂知识 - 社会实践”的有效转换。学生党员仇立峰表示:“光纤熔接时的精准对接,恰似民族团结需要的紧密联结,作为新时代青年,既要掌握数字技术,更要成为民族团结的桥梁建设者”。

本次实践活动将国家战略与高校育人使命深度融合,通过数字化手段创新民族团结教育载体,以反诈宣传、技术实操、案例研讨等多元形式,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下一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计划建立常态化校地合作机制,持续培养“懂技术、知国情、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党员,为边疆地区的发展注入青年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