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分校要闻 > 正文

今天,你运动了吗?

来源:分校(党委)办公室 作者:李艳芬/文 于峰博、新媒体中心/图 编辑:李培良 审核:李培良 发布时间:2018-05-29 浏览次数:

5月,走进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空港校区,同学们拿着手机、听着音乐在跑步的画面瞬间入眼帘。是何缘故,让我们一探究竟!

新学期,南宁分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针对当前大学生缺乏运动身体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以“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为统一主题,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引进“运动世界校园”APP运动跑步软件,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校园跑”运动热潮。

南宁分校男女生每学期任务量分别为80公里、70公里,均需20次早跑打卡全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激励和督促同学们:今天,你运动了吗?跑起来吧!

据统计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南宁分校累计参加跑步师生人数6803人,运动公里数高达237547.1公里,人均约34.92公里/月。

十九大号召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十三五”期间,南宁分校以18248计划为总纲领,肩负培养具有包容心、判断力、责任感,服务区域与行业的技术应用者的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南宁分校实施体育课程改革,初心便是让学生具备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获得两项伴随终生的体育爱好、掌握一系列体育知识。

对于南宁分校校园跑”这一“新事物”,与分校师生磨合得怎么样了呢?我们在校园进行了随机采访。
 

 

 

冶金与资源工程系 应化16-1班  翁继峻

自从校园跑实施快一个月了,现在让我感觉到快乐的事情是——坚持跑步。作为一名肥胖的学生,刚刚开始实施,其实本人比较反感。因为觉得长跑很累。但后来,通过舍友天天约跑,发现挺有意义。在约跑过程中,可以增进同学感情可以畅谈理想……逐渐跑步成为一种习惯

现在,每天都是轻轻松松地跑3.0公里,晚上坚持至少二十分钟的跑步是我的“必修课”。 

 

电气与电子工程系 电信17-1班 陈清

 我觉得学校变了很多,以前在路上很少看见学生在运动,作为一个大学生,我觉得这样是不行的。环校园跑实行以来,校园随处可见在跑步的同学,学校有一种朝气蓬勃的活力,这才是大学生应该有的样子,而不是整天窝在宿舍里面。

 

 

电气与电子工程系 通信17-1 张园园

刚开始的时候很不能理解那么热的天气学校要求跑那么多公里,特别是大一的还要上早读,早上打完卡后去上课感觉很累,坚持一段时间发现其实也没那么难,路上看到许多人再跑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像人生一样,需要别人的陪伴才会走的更远更开心。偶尔也会发现学校不一样的美。

 

经济与管理系 会计17-4 杨婉秋

刚开始听到一个学期目标是70公里时,我有点被吓到,毕竟我是很少运动的。后来,真正行动起来的时候,我就觉得很有趣,特别是它设置了一些点,每当你找到一个点后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看着计入成绩的公里数在一点点的增加就觉得好有荣誉感和成就感。我觉得这个环校跑特别好,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而且课余生活也丰富了不少。

 

 

经济与管理系 市营17-1 陈启杏

我一般都是跑到3公里左右就结束了,偶尔也有跑到5公里,但从来没有上过榜,很多同学都跑得很厉害,有些一天跑了十几公里,几公里的都无法上排行榜。

 

经济与管理系 市营17-3班 潘金悦

我觉得“校园跑”真是减肥的利器啊!以前我几乎只有在体育课的时候才会运动,现在每天都要跑步,从一开始的一公里到两公里再到现在每天的2.5公里,每天坚持多一点,再多一点,自己就会一点点的变得更好,当我每天跑完2.5公里还游刃有余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可以无往不利了,我相信自己正在慢慢变得更好。

 

 

经济与管理系 证券17-2班 石婉婷

我觉得运动使人提升魅力,“校园跑”使我们走出宿舍,走进校园。刚开始跑步的时候,觉得70公里很长很长,在坚持跑了一个月之后,发现70公里其实也不远。原以为,二十次早跑打卡会起不来,坚持了一个礼拜之后,不用闹钟,自己也会醒来。清晨,奔跑在校园的小道上,听写鸟叫声,风声从耳边略过。看着早上的太阳,天空清澈澄净,美好的一天,从脚下开始......

 

经济与管理系教师 白永琴

运动所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健体塑形,更重要的是让我更加热爱生活,每次跑完后都会有股子冲劲,感觉做什么都有干头。2018,加油!坚持!

 

 

 

学生工作部副主任 黄维

从定下“跑无止步”这个目标开始,我已连续在美丽的校园里跑了21个早晨,累计行程82.13公里,我想我已经开始享受跑步了——与朝阳相伴,与年轻为伍,感受到生命的激情与脉搏的跳动。

跑步是一个进取的过程,擦拭思想的污垢,对抗生活的懒惰与惯性,摒弃“不可能”的念头;跑步是一个发现美的过程,发现朝阳下金碧辉煌的图书馆,发现汗水中青春活力的学生,发现这个美丽校园的一草一木;跑步更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更讲奉献的付出,如何更讲方法的索取;在跑步中享受生命的赋予和家庭的温暖,感受学校的发展和国家的腾飞,由外而内,由内到外。

我最理想的跑步状态,就像那一朵朵朝气蓬勃的向日葵一样,向地而长,稳抓稳进,向阳而生,生生不息!

 

 

 

有研究表明,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在“校园跑”的陪伴下,分校师生是否养成了运动的好习惯,或许校园中挥汗如雨的场景便是最好的答案。

你是否已经爱上“运动”?

对于“校园跑”,现在的你是怨是恨是爱,是否还在又爱又恨的道路上前进?

如已爱上TA,是情非得已,还是日久生情?

欢迎广大师生将对南宁分校实行体育教学改革、引进“运动世界校园”APP的想法反馈给我们,我们的邮箱是:glutnnxcb@163.com 

期待您的来信!

 

:18248计划

18248计划:指南宁分校“十三五”期间为实现建成在区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基地这一奋斗目标,结合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和分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所提出的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系列举措。该计划包含明确“一项使命”、处理“八种关系”、推动“两大转变”、实施“四大战略”、推进“八大工程”。

“一项使命”。即肩负培养具有包容心、判断力、责任感,服务区域与行业的技术应用者的使命。

南宁分校建校至今,历经三个发展阶段,先后走过了15年的中专办学阶段和15年的高职高专办学阶段,现已进入“本专并举”发展阶段。当前,分校定于桂林理工大学服务北部湾经济区的前沿阵地、南宁空港经济区的技术智力支持基地、广西面向东盟陆路通道上的技术应用服务基地,致力于培养具有包容心、判断力、责任感,服务区域与行业的技术应用者,这是时代发展赋予分校办学的庄严使命。

“八种关系”。即处理好“机遇与意识”、“分校与本部”、“特色与路径”、“外延与内涵”、“本科与专科”、“教学与科研”、“培养学生与造就老师”、“课程体系与教学过程”等八种关系。

“两大转变”。即推动办学发展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两大转变。

“四大战略”。即实施“人才强校”“专业强校”“特色强校”“校企共赢”四大战略。

“八大工程”。即推进“教学能力提升”“课程改革示范”“学生发展促进”“教学条件保障”“校企合作深化”“管理服务增效”“校园文化建设”和“招生就业统领”八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