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分校要闻 > 正文

【党代会巡礼】南宁分校——强基固本筑堡垒,党建赋能促发展

来源:南宁分校 作者:党委宣传部 编辑:黄旭华 审核:张凯 发布时间:2025-10-15 浏览次数:

编者按:自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桂林理工大学党委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党的建设、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办学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在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党委宣传部特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报道,系统展示近年来学校改革发展成果与宝贵经验,鼓舞全体桂工人坚定信心、昂扬斗志,共同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自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南宁分校党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发展战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1349”工作思路,以“九大体系”建设为抓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逐步构建起高质量“大思政课”工作格局,着力推动党建与业务互融共促,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强化党建引领促发展:筑牢政治根基 把稳育人航向

深化理论武装强信念,思想领航聚伟力。南宁分校党委始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领学作用,着力构建“主题教育常态化、理论学习全覆盖”的政治理论学习长效机制。深化红色基因传承,组织师生赴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龙州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南宁分校落地生根。

深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赴扶绥县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廉政教育


夯实组织建设筑堡垒,基层党建增战力。进一步完善党委会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建立健全法律事务风险防控机制,压实党委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深入开展“五基三化”行动,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近五年,建成廉政教育馆、国防教育基地、桂南民俗博物馆等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发展党员2050名。2023年,南宁分校党委获批“第二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获批第二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推进思政育人润心田,培根铸魂育新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南宁分校先后被命名为“第四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2025年,南宁分校被自治区民宗委列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培育名单。强化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意识形态阵地坚强稳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形成“七员共育+四环联动+十域融通”的育人模式,强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近五年,1门课程获批校级、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名教师及其团队被认定为自治区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2名教师获“十佳青年授课教师”,3名教师获学校“十佳授课教师”。

被命名为第四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1门课程入选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授课教师团队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严基调,改进作风强担当。深入开展“三风”建设专项行动,以“六个一”工程建设为抓手,开展常态化清廉提醒及警示教育,南宁分校清廉学校建设经验做法获评广西高校清廉学校建设优秀典型案例,获“清廉广西建设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清廉广西建设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落实立德树人担使命:深化教育改革 提高培养质量

“三教”改革显成效,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南宁分校党委始终把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2门。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获奖57项,其中全国性获奖7项。深入开展军事理论教学改革,牵头成立广西国防教育学会,获批广西首个“军训自训改革试点单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行业产教融合体7个,校企共建产业学院4个,新增产教融合基地18个。引入企业资源500多万元,校企共建课程10门,共同开发产教融合型教材3部,为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军事理论》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课程

1名教师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西区赛中获二等奖


创新机制强队伍,人才发展优势持续彰显。围绕人才“引、育、稳、用、管、服”全过程,加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健全师资队伍多元化发展机制,持续提升教师能力素质。近五年,新引进专任教师66人,新增在读博士20人、在读硕士35人,13人顺利取得博士学位,59人晋升高级职称;选派217名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确定了44名教师为“双师双能型”教师,为南宁分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举办教师节庆祝活动


全面发展树标杆,人才培养能力稳步提升。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提升学生创新素养和能力,获批“区级众创空间基地”“广西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单位”。近五年,学生获挑战杯、创新创业等各类竞赛国赛奖项269项,区赛奖项376项。毕业生考研录取137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已连续23年保持在90%以上,2025年学生专升本升学率达56.27%。持续为地方输送高质量人才,自2022年崇左市“留人计划”实施以来,为崇左市输送各行各业优秀毕业生近千人。

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中获三等奖

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中荣获铜奖

1名教师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

学生“留崇”就业典型案例获中央电视台采访报道

南宁分校学子张俊超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铜奖


推动内涵发展提质效:提升治理能力 服务地方发展

健全机制激活力,治理能力不断跃升。借助学校优势资源,全力配合开展延伸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全面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强化规范管理运行。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投入4000余万元新建、改造一批智慧教室、标准化考场、机房。直面师生所想所急,重点推进教职工宿舍楼、学生宿舍条件改善等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共完成各类维修维护工程452项。以智慧校园建设为抓手,加强校园人脸识别、车辆管控、周界防护、全时监控等信息化手段,推进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

教育信息化条件进一步优化


平台支撑聚合力,科研实力持续增强。强化有组织的科研,以“一学院一县市、一学科一产业”为主线,与地方政府机关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各类平台12个,近年来科研到位经费逐年翻番,获各级各类纵向科研立项150余项,研发的关键技术在南国铜等大型企业实现应用,逐步成为服务崇左市乃至桂西南的重要科技力量,科研创新服务地方能力显著增强。

赛博科技团队自主研发的“MT300系列”多功能微耕机进行实地作业试验


智库赋能促发展,服务地方扎根奉献。积极发挥智库作用,精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推动校地融合,与中国东盟-南宁空港扶绥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山圩产业园等周边园区及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形成了模块化、清单化的科技服务模式。五年来,完成校内外14批次共计938人次的认定工作,共开展17期政府机关、企业管理干部培训班,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与地方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一审:黄旭华;二审:李艳芬;三审: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