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近日,我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深入广西崇左市边境地区,以“南疆星火 青春力行”为主题,开展了学习调研、思想铸魂、雏鹰成长、护边巡边、文化乐享、公益服务等多个主题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

学习调研——深入乡村探实况,调研实践促发展
实践团先后在念典村村史馆、备战洞、田螺养殖基地、龙须菜种植基地参观调研。在念典村村史馆,通过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物件,实践团深入了解了念典村的发展变迁和历史文化。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在备战洞感受到了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下的奋斗精神和保家卫国的决心。在养殖基地和种植基地,实践团与农户积极交流,详细了解田螺和龙须菜的养殖、种植技术以及市场销售情况。针对本次调研主题,开展了网络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座谈,掌握了边境民族地区在基层社会服务、卫国戍边、民族团结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学习调研
思想铸魂——思政课堂润心田,重温誓词强党性
学校特别为实践团配备了思政教师进行随队理论指导,开设“行走的思政课”。活动中,思政教师结合边境实际与红色历史,就地取材给同学们上思政课,将国防教育与家国情怀融入鲜活的地域故事中,让同学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感悟责任与担当。念典村驻村第一书记为实践团党员上微党课,并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回荡在备战洞周围,进一步坚定了党员们的理想信念。

思政课现场
雏鹰成长——支教助学传关爱,亲情护航伴童行
实践团在念典村开展了支教活动,开设了手工课、书法课、绘画课以及普法小课堂等,并进行了“两弹一星”精神主题宣讲。在支教过程中,实践团将留守儿童亲情护航融入课堂,通过在课堂中穿插亲情教育内容,进行“亲情连线”,引导孩子们感受亲情的温暖,学会感恩,健康成长。

兴趣手工课堂
护边巡边——立足边疆守安宁,界碑生辉映忠诚
在巡边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参与了护边巡边活动,翻山越岭到达861界碑,用毛刷仔细清理碑体青苔,用抹布擦拭灰尘,让界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实践团还前往大青山警务室,认真听从教导员讲解日常工作,聆听戍边故事,深刻体会到戍边人员的坚守与艰辛。

大青山警务室参观学习
文化乐享——民族风情展魅力,体育竞技共欢腾
实践团在念典村文化广场举办了各民族共同参与的民俗文化“嘉年华”、民族体育运动等活动。民俗文化“嘉年华”活动包括赠绣球、拦门茶、敲锣鼓、高山流水等环节,邀请群众体验竹竿舞、欣赏民族歌舞表演、观看民族服装秀,共同欢跳中华手拉手舞蹈等,充分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民族体育环节设置了背篓绣球、踩高跷、板鞋竞速等项目,现场观众积极参与,在竞技中感受民族体育的魅力,现场一片欢腾。此外,活动中还开展了漆扇制作活动,让群众领略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味。

民族文化交流活动
公益服务——多元服务暖人心,志愿精神共传扬
实践团结合村委需求,制作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墙绘,用画笔为村庄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在文化广场设置便民理发点,细心为老人们修剪头发,让他们感受到关怀与温暖。开展法治宣传,采用课堂集中宣讲和入户面对面宣讲相结合的形式,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在劳动教育中,志愿者们帮助农户晒玉米、收稻谷,体验劳作的艰辛与丰收的快乐。

便民理发
(一审:蓝慧萍;二审:吕顺岷;三审:蒙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