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教师教学发展与教学质量监...
教师教学发展与教学质量监...
教师教学发展与教学质量监...
教务管理部开展《教育家精...
南宁分校2023秋季新进教师...
教务管理部组织开展一流本...

关于开展课程教学大纲制(修)订工作的通知

2018-07-13   来源:教务管理部    作者:教务管理部   录入:教务管理部   审核:王军正

分校各教学单位、有关部门:

      教学大纲规定了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是教师选用或编写教材、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在完成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基础上,学校决定开展课程教学大纲制(修)订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基本原则

      1.以“立德树人”为导向。要以德育为先,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立德树人作为基本要求贯穿教学大纲制(修)订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和课程的思政元素,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

      2.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2017级各本、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立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确定本门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和要求,确保课程教学能支撑本专业相应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毕业要求)的实现。

      3.科学性和适时性有机统一。教学大纲中所列的教学内容须符合本科、专科教育教学规律,须能反映学科、专业和行业发展前沿的最新动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避免知识点过于陈旧和老化。

      4.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教研室要对专业内各课程进行统筹考虑,避免一个专业内不同课程间内容过度重复或遗漏的现象;要处理好先修课与后续课的衔接与配合。在保证系统性的同时又要注意针对性,即制订的教学大纲要针对专业特点和教学需要。

      5.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制订教学大纲应保证该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清晰,同时要特别突出对应用性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应用性。要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比重,明确和细化课程目的任务,精心设计课程讲授、讨论、考试等各个环节,确保课程实施质量。

      6.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对于原来开设过的课程,制(修)订大纲时要总结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继承好的方面,改进不足之处;对于新开课程,要学习借鉴同类院校有关课程大纲。要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鼓励改革创新,探索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小组合作式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二、具体要求

      1.各本科专业要根据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或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毕业要求及分校人才培养特色确定本专业的毕业要求,制定毕业要求与课程的矩阵(范例见附件1)。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关于毕业要求的表述见附件2。

      2.各专科专业要根据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毕业要求及分校人才培养特色确定本专业的毕业要求,制定毕业要求与课程的矩阵。

      3.各课程教学大纲(含单独开设的实验课)要明确本课程教学目标与本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三、制(修)订范围

      2017级本科、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通识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技能课、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都要参与本次制(修)订,制(修)订工作由课程开设单位负责,各系部教学大纲汇总表见附件3。

四、撰写要求

      1.教学大纲要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课程进行制(修)订,每门单独开设的课程都应编写独立的教学大纲,遵循“一个课程号编写一份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课程名称、总学时及学时分配(含实验学时等)应与培养方案保持完全一致。课程名称相同,但总学分、总学时、学时分配、课程类别、考核方式其中有一项不同的,应分别制(修)订大纲。

      2.教学大纲体例、文字要规范。教学大纲按理论课、单独开设的实验课、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三种类型编写,(修)订模板分别见附件4、附件5和附件6。排版要求:①页面设置:A4纸,纵向,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2.2cm;右:2.2cm;②字体字号:总标题:“宋体三号加粗”,正文“宋体小四号”,标题加粗,表格内容“宋体五号”,英文标题“Times New Roman 五号”;③正文行间距设为固定值22磅,段前段后间距均设为0,标点符号要在全角状态下录入,表格行间距设为单倍行距。(完成大纲编制后请将相关的说明性文字删除,包括对编写内容的说明和字体字号的说明等。)

四、组织实施与管理

      1.各教学单位要高度重视课程教学大纲制(修)订工作,明确任务,落实人员,确保教学大纲的编写质量。

      2.各专业要组织老师进行学习,保证所有承担教学大纲编写工作的老师明确教学大纲制(修)订要求。

      3.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教学大纲制(修)订完成后各教学单位要组织开展论证答辩工作,同时要求各单位将开展论证答辩的安排提交到教务管理部,跨专业上课的课程大纲在论证时要邀请所在专业教师参与论证答辩。

五、报送要求

      1.命名要求:以“全校课程信息汇总表的序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命名。

      2.提交材料:定稿课程大纲及《_______系部教学大纲汇总表(附件3)》电子版提交至nnfxjwglb@163.com邮箱,同时签字盖章的《_______系部教学大纲汇总表(附件3)》、专业基础(核心)课论证答辩安排纸质版提交教务管理部203室谭庆明处,材料提交截止时间2018年12月20日。未尽事宜请联系:5075522。

附件:(下载地址/upload/201807/201807130957407281.rar)

1.毕业要求与课程的矩阵范例

2.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

3._______系部教学大纲汇总表

4.理论课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要求模板

5.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要求模板

6.独立设置实验课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要求模板

                                                                                                   教务管理部

                                                                                                  2018年7月12日

 

打印  |  收藏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