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学分制?什么是学分制收费?
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计量依据计算学生学习量,学生在学制期内取得规定数额的学分数以达到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学分制收费:是在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下,以学生实际修读的学分数作为学费计算依据的学费缴纳管理方式。学分制下的学费简单用公示表达即:应缴学费=实际修读学分数╳单位学分收费标准(**元/学分)
例:吴同学为2020级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学生,该专业学制4年;
毕业要求的最低总学分数为180学分(专业课135学分、公共课45学分);
该专业学分收费标准为:专业课127元/学分,公共课110元/学分;
在大一学年(2020-2021学年)结束后,经教务核定统计,吴同学实际修读专业课程4学分,公共课程44.5学分;
则吴同学大一学年应缴纳学费额为:4学分╳127元/学分+44.5学分╳110元/学分=5403元 。
二、学分制与学年制有什么区别?学费缴纳方式有什么不同?
学年制:是学校按照教学计划统一安排课程,全班同学统一上课,学生基本没有选课自主权,修读完成统一安排的课程后即可毕业。学生以统一标准按学年缴纳学费,各学年收费标准均相同,同年级同专业的学生间学费没有任何差异。
学分制:除部分必修课程外,学生能够根据自身职业规划、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时间精力和经济承受能力做出个性化的课程选择。
学分制下的收费区别于学年制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完成一学年的课程学习后,需要根据实际修读学分结算该学年应缴学费。
(二)由于学分制是一种弹性学制,学生修读课程具有很强的自主性,造成学费会因人而异,即使为同班同学,同一学年的学费差距也会较大。
三、学费缴费方式及流程是怎样的?学分学费结算是如何操作的?
目前本科生学费缴费采取学年初预缴、学年末结算的缴费方式。具体流程是:每个学年初学生需要按照学校规定的标准预缴学费;在每学年结束后,教务部门将统计每位学生实际修读学分总数(区分专业课学分和公共课学分)报送给财务部门进行学费结算;预缴数和期末结算数会产生一定差额,差额部分财务缴费系统自动补或抵下一学年的预缴费用。下面举例说明:
上例吴同学大一入学时预缴学费6000元(6000元即该专业每学年的预缴标准)。大一学年结束时,结算出实际学费为5403元。此时吴同学进入在线缴费系统,在“待缴学费”项目下会看到两条待缴项,即:“2020-2021 学费 -597 元” (“负数”则表示学费结余) “2021-2022学费6000元”(预缴下一年学费)则大二学年开学前,吴同学需缴纳的学费金额为5403元。以上情况是学费结算后预缴的费用还有结余,那么如果结算后超过预缴、需要补缴呢?下面举例说明:
假设吴同学大一学年结束时结算出实际学费为6390元,此时吴同学进入在线缴费系统,在“待 缴学费”项目下会看到两条待缴项,即:“2020-2021学费390元” (补缴上一年超支) “2021-2022学费6000元”(预缴下一年学费)则大二学年开学前,吴同学需缴纳的学费金额为6390元。
四、学费预缴标准是依据什么确定的?
学费预缴标准的制定,是依据自治区物价局核定的学分制下各专业达到毕业要求最低学分数及相应最低学费总额计算确定的,即:以各专业学分制最低学费总额在学制期内按学年平均后所得学费额设定学费预缴标准。
例:计算机应用系新媒体艺术专业,物价局核定该专业学分制最低学费总额47880元,该专业学制为4年,则学费预缴标准为12000元/学年(47880元/4学年≈12000元/学年)。
五、大学期间到底缴纳多少学费?为什么我的学费比其他同学多?
各专业学制期内达到毕业要求的最低总学分数,是根据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在正常修读的情况下,学制期内缴纳的学费总额也是确定的。但是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你将需要在最低学费总额基础上多缴学费:
(一)你学有余力,想利用大学期间多选学一些课程或修读第二专业(即:超额选课),则意味着你与其他正常选课的同学比,必须多缴纳超额选课部分学分的学费。
以上例吴同学为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达到毕业要求最低专业课学分总数为135学分, 如果吴同学实际修读了145学分,超额选课10学分且均为专业课,则吴同学与其他正常选课的同学比须多缴纳学费1270元(10学分╳127元/学分=1270元)。
(二)如果你出现课程考试不及格,需要选择重新修读该课程,则意味着你与其他正常同学相比,必须多缴纳你重修课程部分学分的学费(注:重修课程学分收费标准为正常学分收费标准的70%)。
仍以上例吴同学为例:环境工程专业达到毕业要求最低专业课学分总数为135学分,吴同学实际修读了135学分,但因修读过程中有一门专业课课程考试不及格,吴同学选择了重新修读该专业课课程(假设该课程为2学分),则吴同学与其他正常修读同学相比须多缴纳学费177.80元(2学分╳127元/学分╳0.7=177.80元)。
(三)部分同学申请转专业,按照新转入专业培养计划要求,需要补修部分专业基础课程。这种情况下与未转专业的同学相比,会出现多缴学费的现象。
例:上例吴同学大一学年结束时,申请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转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大一期间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修读了10个专业课学分,其中能够成功替换为新专业学分数的有5学分。虽然两个专业执行的收费标准、毕业要求完成的最低学分数均相同,但由于还有5学分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无法替换,吴同学毕业时支出的学费总额,与工程造价专业最低学费总额相比,至少会多支出635元(5学分╳127元/学分=635元,专业课学分收费标准为127元/学分)。
六、学费收费标准学校会不断调整提高吗?
学校的学费收费标准调整是严格执行“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物价政策(仅指学费,不含住宿费等其他费用。住宿费是根据所在公寓楼栋的住宿条件确定收费标准的,相应标准是经物价部门审核批复的),即:新生入学时确定的学费收费标准,在学制期内不会有任何调整(注:申请转专业,其学费标准将执行入读新专业的学费标准,其专业变动并非学费标准调整。前问已阐述说明);这里需要说明的情况是:同专业不同年级之间可能存在学费标准差异。留级、休学后复学、停学后复学、入伍后复学的同学,按新编入年级和专业的学费标准缴纳学费。
例:2020级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课学分收费标准为127元/学分,该专业4年学制期内专业课将全部执行127元/学分学费标准,不会有任何调整变化。如果2023年环境工程专业课学分收费标准调整为130元/学分(仅为假设),则调整后的收费标准仅对2023级及以后学生生效,不会影响2020级学生收费标准(2020级学生仍然执行127元/学分学费标准)。